苹果还没从315的阴霾中走出,最近又曝出涉嫌严重逃税的“丑闻”。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以下简称消法研究会)昨天召开苹果违法经营问题研讨会。会长何山透露,“后盖门”只是苹果公司售后服务问题,但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存在逃税、侵权、涉黄等多重违法问题。
“我国苹果用户数量庞大,苹果不仅通过销售硬件赚钱,还通过App Store下载付费获取数额可观的利益。App Store中有十几万个中文应用,该笔销售收入却从未向中国海关缴纳关税。”何山说。
苹果收费下载涉嫌严重逃税:315仅冰山一角
何山具体解释,按照民法规定,App Store中的应用软件也属于物品范畴。按照我国海关法的规定,进口物品要缴纳关税。
苹果逃税一石激起千层浪
提起App Store,众多“果粉”们并不陌生,这是由苹果公司为其iPhone、iPad等产品所创建的服务平台,也开创了手机软件业的全新经营模式。 购买iPhone、iPad的用户,如果想发微博、玩游戏、看在线视频,都必须到App Store下载相关应用程序。
由于iPhone、iPad产品热销,App Store的应用下载量同样惊人。
消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曹三明表示,苹果公司的产品让中国消费者体验到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消费模式,但其存在的涉嫌违法犯罪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事实上苹果因为侵权违法遭起诉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2012年11月,苹果公司首次因App Store应用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决构成侵权。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App Store上发现大量包含《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在提供下载,供iPhone和iPad用户阅读。不久前,磨铁数盟公司、麦家、于卓等也将苹果告上法庭。因系《明朝那些事儿》等系列丛书在App Store上发现有盗版应用。
“这些案件只是冰山一角,苹果应用商店存在大量的侵权图书,碍于诉讼成本和周期较长,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家只是极少数。”何山表示, “除了盗版,App Store提供下载的有些图书中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内容。一些图书在苹果商店排行榜中长期占据前十位,如《百部古今情色小说合集》、《玉房秘诀》、《情色小说教师系列》等。”
苹果“逃税门”引发业界大讨论
苹果应用商店是一个怎样的收费链条呢?
据IT商业新闻网了解到,首先开发者负责应用程序的开发,苹果公司负责提供平台和开发工具包。然后,用户登录应用商店并捆绑信用卡支付人民币即可下载并使用。最后,支付公司将用户支付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汇给美国苹果公司,再由苹果公司按3比7比例与开发者分成。据了解,苹果App Store由卢森堡的一家公司开发和经营。
对于软件应用商店是否涉嫌逃税的问题,苹果方面暂时没有回应,但引发业界广泛的讨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专家观点并未统一。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邱宝昌律师认为,这种新型的网络支付方式跟以往的经营模式不同。但它是通过手机经由中国的网络实现了交易行为,不管是在哪里结算的,交易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苹果公司从中获利,有交易行为就应该交税。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EMBA中心主任姜晖博士认为,苹果应用商店其实就相当于一个网络中介。既然是一种盈利模式,必然是要征税的。
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则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赵虎认为,App Store并没有把应用软件运送到中国,而是消费者因为自用的目的自己把应用软件通过互联网“带”到了国内。而这种形式即使“带”的不是软件,而是用于自用的物品,一般也属于免征关税的范围。
另外还有分析指出,根据WTO的相关协定,只有有载体的软件才需交关税,苹果AppStore下载不搭配机器就不必交税。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软件服务没有实际的载体,海关监管估计鞭长莫及。
而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则指出,这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不只是苹果,所有新兴的在线支付平台都面临监管上的新课题。